返回 兰塘春色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四十五章 遇刺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sp; 他很快解释道,“我是想着跟你去主院,有事情想问。怎么下来了?”

    “坐的疲乏,下来走走。”

    两人很快沿着青石板路走去,命丫鬟在远处紧紧跟着。

    谢蔚然才道,“宴会完了,我阿姐怎么样?”

    “她的六博玩儿的不错,一共七局赢了五局,我的玛瑙链子和贺平的扳指通通输了进去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要不,我赔给你?”谢蔚然面上却是欢天喜地的神色。

    “不用。不过,我长姐府里的大公子,最近出了什么事?”

    “哦,说是事情没办好,可能牵扯到受贿,正在调查。”谢蔚然看看周围,飞快道,“其实是陛下看中了他一个养过孩子的小妾,杜大公子却觉得有违人伦,不肯答应。禁卫里有人已经开了盘口,在赌这小妾最终归谁。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对着付欣犹疑的视线,谢蔚然急忙道,“我没有,不过消息灵通而已。这次的事情,你若有什么想问的,知无不言。”

    “北边,仗打得怎么样了?”

    “有胜有败,具体事宜却不知道。不过我上回去西城喝酒,路过郎中府,见他家在扩建宅子,歌舞升平热闹得很。”

    付欣凉凉看过去。

    “是真的,我先前查过,他家虽有产业,却有六房人口要养,算下来根本不宽裕。他家的儿子也整天东游西逛的,不像有进项的样子。况且,既然有钱,为什么前年不盖房,大前年不盖房,偏偏粮草发下来就盖了房子?他一个儿子还在车马司当差,前几天换了块极品白玉髓的环佩。”

    “你看得倒仔细?”

    “不过一眨眼的事,又不费什么功夫?”

    “那我上月初八用的是什么腰佩?”上月初八日子平常,那天付欣和谢蔚然在府里见过一面,但那天自己用了什么玉佩,早忘记了。

    “红玉髓狐狸形玉佩,我记得,那狐狸的眼睛是黑曜石。”

    应该没错,那块狐狸玉佩形状稀奇,神情也颇为可爱,但太过奇特,付欣就戴过一回。就算说错了,谢蔚然的记忆力也算很厉害了。

    看见付欣的神色,谢蔚然得意道,“没错吧?我察言观色的功夫是很厉害的。”

    “你确定是察言观色,不是蹬鼻子上脸?”

    “我是对事不对人。”

    过了石桥,两人悠悠往前走。天色越暗,一轮明月挂在天边。月色下,桥边的翠竹染了寒霜,恍然如玉。

    谢蔚然突然道,“我记得上一回,我虽然急切,但先帝也是将贪墨粮草的官员惩戒了一番的,为先前准备的粮草也格外丰厚。到如今,却连辅政大臣的粮草都敢克扣……如此看来,先帝倒是一位英明神武气度不凡的明主。”

    “我阿爹本来就是明主,还用你看?”

    谢蔚然和付欣并排走,在他的视线里,他是一直能看到身边人的神情的,平淡和缓,不见焦躁,不见骄纵,如一张精雕细琢的工笔画,每一处都合乎情理。唯独当他提到先帝时,那人的面孔才鲜活起来,用骄傲且不屑的语气鄙夷着自己。

    不知怎的,他觉得这感觉不错,若是,她口里所称赞的人是自己,想来会更不错?

    谢蔚然被自己的想法惊着了,顿时咳嗽一声,面颊微红。

    “你染了风寒?”付欣下意识往旁边挪了一步。

    “没有!就算有,我们都说了这么久的话了,要传染早传染上了。”

    付欣点点头,还是保持着距离。

    谢蔚然看着月色,却想起来,“中秋要怎么过?”按着这人的道理,谢家是“臣子”,到时候去谢家,必然要父母行礼,他不太愿意。然而若不去,他又该去哪里过节呢?

    中秋,车马营是放假的,他也不太想去宫宴。

    “去谢府吧,我昨天就写好了帖子,还未递过去。谢府的汤饼味道很好。”

    “哦。”

    次日,付欣便给长公主府递了帖子,说今年不参加中秋宫宴了,要去谢府。她接着收拾一番,和赵华扬一起出门,去了她所说的茶楼。

    茶楼与如意楼隔着一条街,分两层,窗明几净,却如赵华扬所说,茶的味道不怎么样。

    喝过一杯自己煮的茶,就听一声锣响,楼下寂静,接着,传来了一个青年人不紧不慢的话语声,说不过几句客套话,便说到了主题,“专诸刺吴”。

    这故事付欣是头一回听,专褚在她的印象里似乎是个刺客,余下的便一无所知了。

    楼下人在绘声绘色说着故事,吴公子光欲杀现任吴王,便用了伍子胥所推荐的刺客专褚,打算杀了吴王僚后自立,以争天下。

    故事说到刺杀吴王僚这一段,专诸为了刺杀顺利,将鱼肠剑藏在鱼腹中,又将鱼献给吴王僚。人走到吴王近前,便伸手,将鱼肠剑拔了出来……

    正此时,就听耳旁一声尖叫,接着有女声高呼,“陛下遇刺了!陛下遇刺了!”

    众人以为这是说书先生在说话,于是纷纷惊叹其神迹,齐齐鼓掌。

    付欣不由笑了笑,却又想起来,不对啊,“陛下”一词似乎始于秦皇,吴王不过是诸侯,也能被称为“陛下”?

    思量间,就听女声源源不绝。

    接着,张可游一掀帘子进来,轻声道,“殿下,外面在传,陛下在游船遇刺了。”

第四十五章 遇刺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