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八百九十八章 回报桑梓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这是天明家的!”
nbsp李学庆指着刚进来的宋晓雨,给李学建介绍道。
nbsp“要说你这外国回来的大老板也是怪,这是山珍海味吃腻了,非得吃这个,幸亏天明家的头些日子留了点儿,要不,你还真吃不上这一口!”
nbsp宋晓雨把碗放在炕桌上,里面是几个农村人一看就认识的吃食。
nbsp榆钱团子!
nbsp采摘榆钱的时节一般是在3月末到5月初,过了这个日子,榆钱就老了,吃着没有甜味儿。
nbsp现在是5月末了,已经过了季。
nbsp刚刚李学庆问李学建想吃点儿啥,结果李学建却说出了榆钱团子。
nbsp“你不懂,山珍海味再好,也不如这个。”
nbsp李学建说着,直接上手抓了一个,放在鼻子底下闻了闻。
nbsp“大伯,这个是用水焯过,又晾干的,不如新鲜的好吃,您……凑合着吧!”
nbsp宋晓雨之所以有,还是因为李天明就好这一口。
nbsp说起来也怪,他们这一代人,好像都喜欢没苦硬吃。
nbsp以前日子穷的时候,恨不能每天大米白面,抱着红烧肉睡觉。
nbsp等到日子好了,不差这些了,又整天惦记着棒子面粥,山野菜。
nbsp榆钱团子正是李天明的心头好。
nbsp每年榆钱最嫩的时候,甭管他在不在家,宋晓雨都要带着孩子去撸上一筐,就为了等李天明啥时候犯病的时候,做了给他吃。
nbsp刚刚李学建也要吃这个,李学庆问了村里好些人,才在李天明家里寻到了一点儿。
nbsp“侄媳妇,谢谢啦!”
nbsp李学建说着,一口咬掉了半个,咀嚼了两下,顿时眼前一亮。
nbsp“就是这个味儿,就是这个味儿!”
nbsp想了几十年,终于又尝到了。
nbsp李学庆看着李学建狼吞虎咽的模样,忍不住只想笑。
nbsp“你啊,还和以前一样,有福都不会享。”
nbsp李学建年轻的时候,尽管家境富足,可他却好像没生少爷的身子,偏偏对穷人饭情有独钟,经常拿着白面馒头换村里同龄人的窝窝头、贴饼子、菜娘娘。
nbsp一开始李学庆不懂为啥,后来才知道,李学建这是变着法的周济同族兄弟呢。
nbsp“好吃,侄媳妇,手艺真不错,香!”
nbsp李学建一口气吃了八个,他这个年纪,吃这么多东西,胃口哪里受得了。
nbsp“学庆,天明,有时间的话,陪我去村西头的公园走走,消消食!”
nbsp刚刚进村的时候,李学建就注意到了村西头的公园,在他的记忆当中,那边原本都是一些民房,大部分是外姓人。
nbsp“学庆,天明,这些年,咱们村的变化不小啊!”
nbsp当年,李家台子在左近算是比较富裕的村子了,可村里依旧是破破烂烂的,三间土坯房,一辈一辈地往下传,夏天漏雨,冬天漏风。
nbsp那个时候,村里绝大多数人的日子都是这么过的。
nbsp他家还是地主呢,但住的房子也是半截子,一半青石,上面垒几层红砖,再往上也是土坯。
nbsp“要说这个,都是多亏了天明!”
nbsp听李学庆这么说,李学建也不禁好奇。
nbsp李学同的心里只是提到了李天明,说他在李家后辈当中是个顶出众的年轻人,细情的话,李学同不在村里住,也不是很清楚,自然没办法和李学建说。
nbsp接着李学庆就把李天明当初往海城送鱼,带着乡亲们进城揽工,又在村里办起了养殖场、果木园……
nbsp“刚才从村口过,那些工厂也都是天明带头建起来的。”
nbsp李学建听着,心里也是不住的惊叹。
nbsp他还真没想到,子侄辈里居然出了这么一个能人,而且,还不是独善其身,懂得带着乡亲们一起发家致富奔光景。
nbsp这一点,殊为难得。
nbsp“好,好啊!天明,真是好样的!”
nbsp说着话,李学建却有些为难了。
nbsp他这次回来,除了祭拜祖先父母之外,还想着要回报桑梓,为老家的乡亲们做些好事。
nbsp可现在……
nbsp已经有人提前做好了。
nbsp刚刚在村里见了不少人,每一个都和他想象当中的不一样。
nbsp在李学建想来,现在的国内依旧贫穷、落后,温饱问题都没解决呢。
第八百九十八章 回报桑梓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