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抗战:黄埔将星,开局降服李云龙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211章 特一纵大爆兵,扩军十万,明家兄弟执行计划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“看得出来,北极熊国方面的远东铁路运力,已经达到了极限。”

    nbsp“在这种情况下!”

    nbsp“北极熊国也拖不下去了,所以想尽早结束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只要击败小鬼子的这部关东军,北极熊国才能集中更多的力量。”

    nbsp“以应对欧洲地区日益激烈的冲突。”

    nbsp苏长青看了一眼电报,对政委说道。

    nbsp“目前,八路军各部都在迅速扩招。”

    nbsp“特一纵如果将扩招的兵力,都统计在内的话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可以达到十万!”

    nbsp“每个纵队的兵力,都将出现暴增。”

    nbsp“不过战斗力!”

    nbsp“将会下降不少,毕竟扩招之后,新兵的数量占比太多了。”

    nbsp政委扶了扶眼镜,对苏长青说道。

    nbsp“我滴个乖乖!”

    nbsp苏长青瞪大了眼睛,瞅着“撒豆成兵”的政委。

    nbsp真想竖起大拇指,狠狠地夸赞一番政委。

    nbsp在晋西大会战之前,八路军特一纵的兵力已经达到了4.5万左右。

    nbsp如果加上县大队、区小队等地方部队的话,应该有五六万之多。

    nbsp这才过去不到一年的时间,还是在苏长青、总部在控制队伍太快扩张的情况下。

    nbsp八路军特一纵就达到了十万人。

    nbsp这要是让山城那边知道五台山根据地的具体情况的话,怕是会寝食难安吧。

    nbsp就这扩军速度,还真没谁了。

    nbsp一支军队!

    nbsp初创的时间,是比较困难的。

    nbsp毕竟建立军队的骨架,都没有。

    nbsp但一旦规模达到了十万左右之后,扩军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一些。

    nbsp毕竟老带新!

    nbsp能让军队的战斗力不至于坍塌的情况下,军队滚雪球一样的增加。

    nbsp像日耳曼帝国,由于凡尔赛条约的限制。

    nbsp其兵力就不多。

    nbsp但有框架和骨干精英在,后续便打造出一支横扫了整个欧洲的军队。

    nbsp至于4野。

    nbsp更是了不得,十三万到百万大军入关。

    nbsp横扫了整个大夏。

    nbsp说起来,这还是政委的功劳呢。

    nbsp想到这里,苏长青还真想多谢一番自己的老同学了。

    nbsp要不是他的大力举荐,政委会不会来到五台山根据地。

    nbsp还要两说呢!

    nbsp“战斗力下降是可以接受的,经过战争的洗礼。”

    nbsp“我军战斗力便会大大增强,这一点。”

    nbsp“我并不怀疑!”

    nbsp“如果加上其他根据地的兵力,我八路军目前的兵力有多少呢?”

    nbsp苏长青突然提出了一个极为感兴趣的问题。

    nbsp苏长青记得在百团大战期间,八路军的参战部队达到了105个团,总兵力约30万人。

    nbsp而新四军的兵力在1939年底统计为约人。

    nbsp因此,八路军加上新四军的总兵力大约为:+

    nbsp=人。

    nbsp至于具体到底有多少。

    nbsp还是很难说清楚的,这些估计也只有总部首长们知道一个大概。

    nbsp甚至总部首长都摸不清楚。

    nbsp就像电视剧《亮剑》中的李云龙一样,在攻打平安县城之前。

    nbsp他都不知道自己的部队,已经超过了一万。

    nbsp一个团!

    nbsp愣是变成了一个师的编制。

    nbsp就连楚云飞,也为八路军恐怖的扩编速度感到极度的震惊。

    nbsp不过!

    nbsp特一纵所在的五台山根据地,扩军十万。

    nbsp而且还是在39年。

    nbsp这绝对是个极度可怕的数据啊。

    nbsp“目前的情况并不清楚,从各部报上去的数据,应该不会太少。”

    nbsp“只不过我们五台山根据地的群众基础更好,同时由于工厂、医药、纺织等领域的盈利,足以支撑更大规模的军队。”

    nbsp“所以扩充速度,比之其他根据地速度更快。”

    nbsp“关键是我们的兵工厂生产的武器装备,完全可以自给自足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这是其他根据地办不到的。”

    nbsp“我

第211章 特一纵大爆兵,扩军十万,明家兄弟执行计划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