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3章 舟车劳顿至京华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“祖母!外婆!”杨明汐提着裙摆迎上去,声音里带着久别重逢的暖意。
nbsp杨老太一见她,眼圈先红了。
nbsp“我的汐丫头,怎么都瘦了啊!”说着便要拉她的手,却被杨明汐先一步扶住胳膊。
nbsp“祖母慢些,码头湿滑。”
nbsp杨明汐说完又转头看向吴老太,对身后的吴有宝和杨明洲笑道,“洲弟,宝弟,一路辛苦了。”
nbsp杨明洲晒得黑了些,却精神奕奕。
nbsp“辛苦什么!你看这京城的码头,比咱们千荒山的气派多了!”
nbsp吴有宝则憨笑着挠头:“汐姐姐,你安排的马车可真讲究,垫子软和得很。”
nbsp说话间,杨家与吴家的人已陆陆续续下了船,孩童的嬉闹声、妇人的叮嘱声、老人的咳嗽声混在一起,浩浩荡荡足有五十余人。
nbsp杨明汐早有准备,让春花领着骠骑将军府的仆妇引着杨家亲眷上了写着“杨”字的马车,夏荷则带着吴家的人上了另一队马车。
nbsp车夫们早已熟门熟路,扬鞭便朝着城南驶去。
nbsp马车辘辘碾过长街,杨明汐陪着杨老太和吴老太共乘一乘软轿。
nbsp她挑开窗帘一角,指着街两旁的朱门碧瓦、茶肆酒楼,轻声介绍。
nbsp“祖母,外婆您看,那是‘聚福楼,京城顶好的酒楼。
nbsp前头那座石牌坊,是前明一位状元的府邸……”
nbsp吴老太好奇地张望:“这街上人可真多,穿什么衣裳的都有。”
nbsp杨明汐便笑着讲些京城的风土人情,说些时下流行的发髻样式、哪家的点心最有名,逗得两位老人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。
nbsp待行至杨府门前,两府的车马依次停下。
nbsp杨明汐先扶着两位老太下轿,见宅门前已站满了迎客的仆役。
nbsp她拍了拍手,朗声道:“洲弟,杨府这边由你领着叔伯婶娘们安置,东跨院,西跨院,还有后面的梅兰竹菊院,是给叔伯们住的。
nbsp我带着吴家的人往前面走一些,吴府就在隔壁胡同,宅子格局与这边相似,先让大家歇歇脚。”
nbsp杨明洲与吴有宝齐声应下,各自领着族人走了。
nbsp杨明汐则转身对管家道:“后厨的接风宴可备好了?酉时初就开席,让大家洗把脸、换身衣裳,都到杨府来聚聚。”
nbsp暮色四合时,杨府花园的水榭长廊已挂满了羊角宫灯。
nbsp在京城的杨家和吴家小子们,也全部来到杨府,和家人齐聚一堂。
nbsp圆桌上摆满了水晶肘子、松鼠鳜鱼、翡翠豆腐等京城名菜,又特意备了新云府口味的酱鸭与麻婆豆腐。
nbsp杨明洲与吴有宝挨桌敬酒,杨老太和吴老太坐在上首,看着满堂的儿孙晚辈,笑得合不拢嘴。
nbsp杨明渝带着杨家的小子,吴有满带着吴家小子,都起来一一的给家人敬酒、问好!
nbsp杨明汐穿梭席间,给这个添些汤,给那个夹块菜。
nbsp听着叔伯们聊起老家的收成,听着婶娘们打听京城的物价。
nbsp偶尔抬眼,望见廊下灯笼的光影落在青砖上,忽然觉得这半日的奔波忙碌,都化作了此刻实实在在的安稳。
nbsp她尚未察觉,在她忙于安顿家人时,远处某处宅院里,一双眼睛正透过窗棂,将这满堂的热闹看得分明,嘴角勾起的弧度,隐在夜色里,无人知晓。
nbsp一时间,偌大的杨府所有的院子里都塞满了人,老的少的,让本就因刚搬来京城而热闹起来的府邸,更添了几分鸡飞狗
第73章 舟车劳顿至京华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