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399章 迷彩服上的针脚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极小的“渊”字。

    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
    nbsp李阳的手指在口袋里捏着那枚军徽,冰凉的金属贴着掌心我能把爷爷的军号带去学校吗?”他的声音有些发紧,“我想放在床头柜上,每天早上看看它,就像你们在身边一样。”窗外的雪不知何时停了,月光透过玻璃照进来,在他身上投下淡淡的影子,像件无形的披风。

    nbsp苏瑶突然转身进了厨房,再出来时手里拿着个保温杯。“这是给你装热水的,”她把杯子塞进李阳手里,杯身上印着军校的校徽,“早上出操前喝一杯,暖暖身子,别像你爸当年,总忘了喝水,把嗓子都喊哑了。”保温杯的盖子拧得很紧,李阳费了点劲才打开,里面飘出淡淡的枸杞香。

    nbsp四、迷彩服的故事

    nbsp临睡前,李阳把叠得方方正正的作训服放在床尾。被子铺得像块平整的豆腐,这是李渊教他的内务标准,边角的线条直得能当尺子用。他躺在床上,能闻到布料上淡淡的肥皂味——这是苏瑶特意买的军用肥皂,说洗出来的衣服有“部队的味道”。

    nbsp门被轻轻推开条缝,苏瑶的影子投在地板上。她走到床边,给李阳掖了掖被角,动作轻得像片羽毛。“明天早上五点就得起来,”她的声音压得很低,“我把闹钟设在四点半,给你煮鸡蛋面,放你爱吃的番茄。”她的指尖在作训服的袖口碰了碰,那里的针脚还带着体温。

    nbsp客厅里,李渊和苏瑶坐在沙发上翻相册。相册里夹着张泛黄的照片:年轻的李渊穿着老式迷彩服,站在军属院的槐树下,苏瑶依偎在他身边,手里拿着件叠好的作训服。照片的背面,用铅笔写着:“1999年10月,李渊归队前留影。”

    nbsp“你看阳阳现在的样子,多像你年轻时,”苏瑶的手指在照片上轻轻划着,“就是比你白,也比你文静,不知道到了部队能不能适应。”她的声音有些发颤,李渊伸手握住她的手,掌心的温度透过皮肤传过去,像当年在军属院的每个夜晚。

    nbsp李悦的房间还亮着灯。她在给李阳写留言本,笔尖划过纸页的声音很轻:“哥哥,记得每天叠被子要像豆腐块,记得别喝生水,记得……想我们的时候就看看军徽。”她画了个大大的笑脸,笑脸的嘴角画得特别长,像在努力忍着不哭。

    nbsp窗外的月光爬上窗台,照在李阳床尾的作训服上。布料上的针脚在月光下泛着微光,像串小小的星星,把一家人的牵挂都缝在了里面。这或许就是迷彩服的秘密——它不仅是件衣服,更是条看不见的线,一头系着家,一头系着远方,无论走多远,都能感受到来自另一端的温暖。

    nbsp五、出发的迷彩服

    nbsp天还没亮,厨房里的灯就亮了。苏瑶在灶台前忙碌着,锅里的番茄鸡蛋面发出“咕嘟咕嘟”的响声,香气漫过客厅,钻进每个人的梦里。李渊坐在餐桌旁擦军号,号管上的铜锈被擦得发亮,能映出他鬓角的白发。

    nbsp李阳是被闹钟叫醒的。他穿上作训服,在镜子前仔细整理好领口和袖口,然后走到客厅,对着李渊和苏瑶敬了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妈,我准备好了。”他的声音带着刚睡醒的沙哑,眼睛却亮得像两颗星星。

    nbsp早饭吃得很安静,只有筷子碰在碗上的轻响。李悦把剥好的茶叶蛋放进李阳的背包,塑料袋的响声在寂静的清晨显得格外清晰。“这个是王伯给的,”她的声音有些哽咽,“他说吃了他的茶叶蛋,就能平平安安的。”

    nbsp楼下传来汽车喇叭声,是张爷爷和王嫂他们来了。李渊帮李阳拎起行李箱,箱子的滚轮在地板上滚动的声音,像在倒计时。苏瑶突然抱住李阳,下巴抵在他的肩膀上,眼泪打湿了他的作训服后背,晕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。

    nbsp“到了学校好好照顾自己,”她的声音埋在布料里,闷闷的,“别舍不得花钱,想吃什么就买,训练别逞强,要是受伤了……”

    nbsp“妈,我知道了。”李阳的声音也有些发紧,他拍了拍苏瑶的背,动作像极了李渊安慰她时的样子。

    nbsp李悦突然举起相机:“我们拍张全家福吧!”她的眼睛红红的,却努力笑着,“就像以前每次爸归队前那样。”

    nbsp照片里,李渊穿着他的旧军装,苏瑶穿着家常的棉袄,李阳穿着崭新的迷彩服,李悦站在中间,手里举着那个红布包的平安符。背景是他们住了二十年的家,墙上挂着的全家福从黑白变成彩色,见证着时光的流转。

    nbsp汽车开动时,李阳从车窗里探出头,挥着手喊:“爸,妈,姐,我会想你们的!”他的作训服在晨风中轻轻晃动,袖口的折边平整依旧,那里藏着母亲的牵挂,父亲的期望,还有这个家传承了三代的,关于爱与责任的约定。

    nbsp(本章完)

    喜欢。

第1399章 迷彩服上的针脚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