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84章 邮筒传声,槐香漫四季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花。”
nbsp药盒上的外文标签被老人用红笔标了注释:“早一片,晚一片,饭后吃。”字迹比陈奶奶的还歪,却透着认真。李渊帮他把药放进床头柜的抽屉,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各种药瓶,每个瓶身上都贴着收信日期,最早的能追溯到五年前。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nbsp“这邮筒啊,比人都靠谱,”张大爷呷了口茶,目光透过窗户落在槐树下,“我那儿子在国外搞科研,一年就回一次家,全靠这邮筒传信。前阵子它坏了,我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,像少了个盼头。”他指着窗外,“你看现在多好,又能听见投信的‘咔哒声了。”
nbsp李渊想起昨夜给小马回信时,李悦在旁边画的画:邮筒的顶上长着棵小树苗,树干上挂着封信,信的末尾飘着根红线,一直连到天边的哨所。他当时问女儿“红线连到哪了”,李悦说“连到爸爸以前站岗的地方,让那边的叔叔也能闻到槐花香味”。
nbsp回到家时,苏瑶已经把午饭做好了。凉拌槐花、槐花鸡蛋饼、还有碗槐花茶,整桌菜都透着清甜。李悦举着勺子,小脸上沾着蛋黄:“妈妈说,吃了槐花就不会想家了,爸爸以前在很远的地方,是不是也吃槐花?”
nbsp李渊的心像被槐花蜜浸过,软得发涨。他夹起块鸡蛋饼,慢慢嚼着,味道和当年苏瑶寄到哨所的一模一样——那时的饼被压得扁扁的,还带着点霉味,可他当时觉得,那是天底下最好吃的东西他声音有些发哑,“爸爸以前在那边,也想着家里的槐花。”
nbsp午后的阳光正好,李渊搬出工具箱,准备给邮筒镶上那朵驼骨雪莲。苏瑶抱着李悦站在旁边,手里拿着块细砂纸,李阳则举着手机录像,说要“记录历史性时刻”。驼骨被打磨得温润如玉,雪莲的花瓣纹路清晰,花心还嵌着颗小小的红玛瑙,像雪地里的一点血。
nbsp“往哪镶?”苏瑶用手指点了点邮筒侧面,在槐花刻痕旁边留出块空地,“这里正好,雪莲配槐花,一个在雪山,一个在院里,都是咱家的念想。”
nbsp李渊拿出胶水,小心翼翼地将驼骨雪莲粘上去。阳光照在玛瑙花心上,折射出的光斑落在苏瑶的发间,像撒了把碎金。他忽然想起在哨所的那个雪夜,他和小马背靠背站岗,雪落在枪上结成冰,小马说“等退伍了,我要在院里种棵雪莲”,他当时笑“雪莲哪能在院里活”,现在才懂,有些念想,只要用心护着,在哪都能开花。
nbsp“镶好了!”李阳欢呼着扑过来,手指轻轻碰了碰雪莲,“真好看!就像爸爸军功章上的图案!”
nbsp邮筒在阳光下泛着光,侧面的槐花与雪莲静静相依,军绿色的铁皮上,仿佛同时开着雪山与庭院的花。路过的邻居都停下来看,王婶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,配文“咱院的邮筒成网红啦”;陈奶奶摸着邮筒,指尖划过雪莲的纹路,突然笑了:“这花摸起来暖暖的,像有福气。”
nbsp傍晚收信时,老周带来个好消息:“李叔,咱院评上‘最美家属院了!评委说,就冲这邮筒,也得给第一!”他从邮包里拿出本红色的荣誉证书,非要让李渊收下,“这是您修的邮筒挣来的,该您拿。”
nbsp李渊把证书放进便民木盒,和留言簿放在一起。他知道,这荣誉不是给邮筒的,是给院里每个盼信、寄信的人,是给那些藏在信里的牵挂,给那些被槐花浸润的日子。
nbsp夜幕降临时,家属院的灯次第亮起,老槐树下的邮筒成了最亮的焦点——苏瑶找人装了盏小灯,藏在挡雨棚的角落,灯光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,给邮筒镀上了层金边。李渊牵着苏瑶的手,李阳和李悦在前面追跑,一家人慢慢走在槐树下,投信口的“咔哒”声、孩子们的笑声、远处的蝉鸣,混着槐花的甜香,成了夏夜最温柔的催眠曲。
nbsp“你看,”苏瑶指着邮筒侧面,雪莲的玛瑙花心在灯光下闪着光,“像不像你当年送我的那枚红星发卡?”
nbsp李渊嗯了一声,握紧她的手。那发卡早就丢了,却以另一种方式,永远留在了他们的日子里。就像这邮筒,装着的不仅是信件,是他的青春,她的等待,孩子们的成长,是一整个家庭把岁月酿成的蜜。
nbsp夜风拂过,槐花簌簌落在邮筒上,落在他们的肩头,落在李阳刚投进邮筒的信上——那是给远方笔友的回信,里面夹着片新鲜的槐花瓣,信的末尾写着:“我们院里的邮筒会开花,一朵在雪山,一朵在人间。”
喜欢。
第1484章 邮筒传声,槐香漫四季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