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2章 雨汛急情牵农心 家校同心筑暖巢[1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:nbsp雨汛急情牵农心nbsp家校同心筑暖巢
nbsp肯尼亚的雨季总来得猝不及防。清晨五点,密集的雨点砸在“中非友谊农场”宿舍的铁皮屋顶上,噼啪声响如鼓点,将李渊从睡梦中惊醒。他翻身坐起,抓起外套就往门外冲——昨夜临睡前,他特意去玉米田查看过,第一批杂交玉米刚抽穗,正是需水却怕涝的关键期,这样的暴雨若持续半天,低洼处的农田大概率会积水。
nbsp“老林,你等等我!”苏瑶也迅速起身,抓起雨衣和雨靴追了出来。两人踩着积水往玉米田跑,裤脚很快被泥水浸透,冰凉的雨水顺着衣领往下淌,却丝毫没放慢脚步。
nbsp远远望去,田埂间已出现浑浊的水流,靠近排水沟的几垄玉米苗,根部已被积水淹没,嫩绿的叶片开始发蔫。李渊蹲下身,手指插入泥土,触感湿黏得能攥出泥水,眉头瞬间拧紧:“得赶紧挖临时排水沟,再把地势低的玉米苗移到高处,不然这批苗就废了!”
nbsp苏瑶立刻掏出手机,拨通农场技术员和当地雇工的电话,声音因着急而微微发颤:“大家辛苦下,暴雨快淹玉米田了,带上铁锹和锄头,到东片区集合,咱们先抢排积水!”
nbsp挂了电话,她转头看见李渊已扛起铁锹,在田埂边挖起沟来。雨水模糊了他的眼镜,他干脆摘下塞进兜里,任凭雨水打在脸上,动作却依旧麻利。苏瑶也拿起锄头,跟着在旁边清理堵塞的旧排水沟,两人默契配合,很快挖出一条浅沟,积水顺着沟道缓缓流向远处的蓄水池。
nbsp“李总!苏总!”半小时后,技术员老周带着十多个雇工赶来,每个人都披着雨衣,手里拿着工具。当地雇工姆博戈跑在最前面,看到田里的积水,不由得失声:“天哪,这么大的雨,要是再晚来一会儿,这些玉米就全完了!”
nbsp“大家别慌,”李渊直起身,抹了把脸上的雨水,指着农田划分区域,“老周带三个人,去检查所有排水沟,确保没有堵塞;姆博戈你带五个人,跟着我挖临时排水沟,沿着地势从高到低挖,间距五米一条;剩下的人跟苏总一起,把低洼处的玉米苗移栽到高处的空田里,注意别伤了根系!”
nbsp指令清晰,众人立刻行动起来。雨声、铁锹挖泥声、雇工们的吆喝声交织在一起,在暴雨中的农田里奏响紧急的抢收曲。苏瑶蹲在田里,小心翼翼地扶起一株发蔫的玉米苗,用手轻轻拂去根部的泥水,再连带土坨一起挖起,递给旁边的雇工,叮嘱道:“移栽时坑要挖深点,把土压实,这样苗才稳。”
nbsp她的手指被泥水浸泡得发白,指甲缝里塞满了泥土,却顾不上清理。偶尔抬头,看到李渊正站在齐膝深的积水中,奋力挥动铁锹,雨水顺着他的短发往下滴,后背的衣服早已湿透,紧紧贴在身上,勾勒出依旧挺拔的身形——哪怕离开军营多年,他身上那股临危不乱、雷厉风行的兵王特质,从未消失。
nbsp上午十点,暴雨终于减弱,变成淅淅沥沥的小雨。经过五个小时的奋战,农田里的积水基本排尽,低洼处的玉米苗也移栽完毕。众人瘫坐在田埂上,浑身湿透,却看着田里重新挺立的玉米苗,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
nbsp姆博戈拿起身边的水壶,喝了一口递给李渊:“李总,幸好有你们,不然我们今年的收成就没指望了。这些玉米,可是我们三个村庄下半年的口粮啊!”
nbsp李渊接过水壶,喝了一口,又递给苏瑶,笑着说:“我们是一家人,本来就该互相帮忙。等雨停了,我们再给玉米苗施点肥,补充养分,应该能赶上正常生长进度。”
nbsp苏瑶点点头,拿出手机查看天气预报,眉头又微微皱起:“未来三天还有小雨,咱们得尽快加固田埂,再在农田周围挖一圈截水沟,防止再次积水。”
nbsp正说着,苏瑶的手机突然响了,是女儿李悦学校的老师打来的。她连忙接起,脸色渐渐变得凝重。挂了电话,她对李渊说:“悦悦学校的教室漏雨了,有几个孩子的课本和书包被淋湿,老师说学校的修缮材料不够,想让我们帮忙想想办法。”
nbsp李渊站起身,拍了拍身上的泥土:“孩子上学的事不能耽误,咱们先回农场拿点防水布和修缮工具,我跟你一起去学校看看。”
nbsp两人匆匆赶回农场,让老周安排雇工继续加固田埂,自己则带着防水布、钉子、锤子等工具,驱车前往李悦所在的“中非友谊小学”。这所学校是“金线计划”资助修建的,主要招收当地非洲儿童和在非华人子女,李悦和哥哥李阳都在这里上学。
nbsp抵达学校时,雨还在下。教学楼的几间教室屋顶,正不断往下滴水,地面上放着大大小小的盆桶,接满了雨水。李悦正和几个同学一起,将淋湿的课本摊在课桌上,用干毛巾轻轻擦拭。看到父母赶来,她连忙跑过去:“爸妈,好多同学的课本都湿了,老师说屋顶的瓦片坏了,漏得很厉害。”
nbsp苏瑶蹲下身,拿起一本湿淋淋的课本,心疼地说:“这课本要是晒干了,字迹也会模糊,得想办法尽快修好屋顶。”
<
第1682章 雨汛急情牵农心 家校同心筑暖巢[1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