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697章 暖语牵乡思 同心拓新程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:nbsp暖语牵乡思nbsp同心拓新程

    nbsp埃及开罗的清晨总带着尼罗河湿润的风,李渊站在“中埃农业合作产业园”的试验田边,指尖拂过饱满的小麦穗——再过半个月,这片十万亩的“中埃1号”就要迎来收获季。他掏出手机,点开家庭群里的未读消息,置顶的是苏瑶昨晚发的照片:女儿李悦抱着刚织好的围巾,围巾上绣着金黄的小麦穗,配文“给爸妈的埃及专属温暖”。

    nbsp“在想孩子们呢?”苏瑶的声音从身后传来,她手里拿着一份采收计划,鬓边别着朵小小的白槐花——是今早从园区苗圃摘的,埃及少见的中国花卉。“刚接到国内电话,阳阳说暑假要带悦悦来埃及,还列了个‘任务清单,第一条就是帮你记录小麦采收数据,第二条是帮我找做香包的埃及草药。”

    nbsp李渊接过计划,目光落在“青年技术组”的名单上,嘴角泛起笑意:“这小子,倒把我们的工作记在了心上。去年他来的时候,还说觉得小麦培育‘枯燥,今年倒主动要帮忙了。”

    nbsp“还不是受了马哈茂德家儿子的影响。”苏瑶笑着回忆,去年暑假李阳在村里住了一周,跟着马哈茂德的儿子阿卜杜学阿拉伯语,也跟着下地种小麦。有次遇到灌溉水管破裂,两个少年顶着烈日修了一下午,最后浑身是泥却笑得灿烂。“阿卜杜说以后要去中国学农业技术,阳阳就跟他约定,要当他的‘中国向导。”

    nbsp说话间,远处传来汽车喇叭声,是埃及农业部的哈米德博士来了。他下车时手里捧着个木盒,打开是两匹木雕的骆驼,骆驼背上驮着小小的小麦穗模型。“这是我家乡的手工艺品,送给李阳和李悦。”哈米德博士的中文带着点生硬的温柔,“听说孩子们要来,我特意让工匠刻的,希望他们喜欢埃及的‘礼物。”

    nbsp李渊接过木盒,指尖触到雕刻细腻的麦穗,心中一暖:“太感谢了,孩子们肯定会爱不释手。去年阳阳还说,要给阿卜杜带中国的乐高,拼一个‘中埃合作麦田模型。”

    nbsp苏瑶把采收计划递给哈米德博士,三人并肩往园区办公室走。路过育苗棚时,看到几个年轻技术员围着培育架讨论,其中既有中国农业大学的毕业生,也有埃及开罗农业大学的学生。“那是我们的‘00后技术队。”苏瑶指着穿蓝色工装的女孩,“她叫林晓,去年刚从国内来,现在已经能独立负责耐旱玉米的培育了;旁边那个埃及男孩叫卡里姆,跟着李渊学了两年,上个月还在非洲农业论坛上做了‘中埃1号推广报告。”

    nbsp哈米德博士看着年轻人们认真的模样,感慨道:“你们不仅带来了种子,还带来了技术,更培养了能传承这份事业的年轻人。这比任何丰收都珍贵。”

    nbsp回到办公室,苏瑶刚把哈米德博士送的木雕骆驼放在书架上,手机就响了。屏幕上跳出“悦悦宝贝”的名字,她赶紧按下接听键,女儿清脆的声音立刻传来:“妈妈!阳阳哥说要带我去埃及的集市,帮你找做香包的草药,你想要什么味道的?薄荷还是薰衣草?”

    nbsp“都好,只要是悦悦选的,妈妈都喜欢。”苏瑶走到窗边,看着远处的尼罗河,“对了,你给妈妈绣的围巾收到了,摸起来特别软,爸爸说要等采收时戴,让大家看看我女儿的手艺。”

    nbsp电话那头传来李阳的声音,带着少年特有的爽朗:“妈,我查了埃及的农业资料,今年‘中埃1号的亩产比去年还能提高5%,到时候我帮你们记录数据,还能跟卡里姆哥学阿拉伯语,一举两得!”

    nbsp李渊凑到电话旁,轻声说:“阳阳,采收时会很忙,你跟妹妹注意安全,有不懂的就问叔叔阿姨。等忙完这阵,爸爸带你去尼罗河泛舟,看看埃及的日落。”

    nbsp挂了电话,苏瑶看着手机屏保上的全家福——去年春节在国内拍的,李阳搂着李悦的肩,两人手里举着“中埃1号”的小麦粒,李渊和她站在身后,笑得眉眼弯弯。“时间过得真快,阳阳都快比你高了,悦悦也从缠着要玩偶的小丫头,长成会绣围巾的大姑娘了。”

    nbsp李渊走到她身边,握住她的手——这双手曾跟着他在沙漠里种小麦,在实验室里熬通宵,如今掌心虽有薄茧,却依旧温暖。“还记得刚到埃及的时候,悦悦天天哭着要回家,说这里没有中国的糖葫芦;阳阳则总问

第1697章 暖语牵乡思 同心拓新程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