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702章 草原风劲燃薪火,患难与共情更浓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一千七百零二章:nbsp草原风劲燃薪火,患难与共情更浓

    nbsp桑布鲁部落的晨光总带着几分野性,金色的阳光穿过稀疏的金合欢树,在红土上投下斑驳的影子。李渊蹲在刚开垦的田埂边,指尖捻起一撮湿润的泥土,凑到鼻尖轻嗅——泥土里混着麦种萌发的清香,还有尼罗河水汽的温润,这是他在非洲十年里,最熟悉也最安心的味道。

    nbsp“爹,老酋长说东边那片坡地得再挖两条排水沟,不然雨季来了容易淹苗。”李阳扛着铁锹跑过来,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,在阳光下闪着光。他身上的粗布工装沾了不少泥土,却丝毫掩不住少年人挺拔的身姿,像极了当年刚入军营、浑身是劲的李渊。

    nbsp李渊直起身,拍了拍手上的泥土,笑着点头:“你跟老酋长合计着办就行,注意别让部落的孩子们靠太近,铁锹沉,小心碰着。”话音刚落,就见不远处的草地上,李悦正牵着几个桑布鲁族小孩的手,蹲在画板前教他们画梧桐树。孩子们黝黑的小脸上满是好奇,用沾了颜料的手指在纸上涂涂画画,偶尔发出清脆的笑声,像草原上的百灵鸟。

    nbsp苏瑶提着竹篮走过来,篮子里装着刚煮好的绿豆汤,用粗陶碗盛着,还冒着热气。“歇会儿吧,喝碗汤降降温。”她把碗递给李渊和李阳,目光落在李悦身上时,眼底泛起温柔的涟漪,“悦悦这孩子,跟你一样心细,知道孩子们喜欢画画,特意把家里的颜料都带来了。”

    nbsp李渊接过碗,喝了一口绿豆汤,清甜的凉意顺着喉咙滑下去,驱散了燥热。他望着妻儿的身影,忽然想起十年前初到非洲的那个夜晚——也是这样的星空,却没有如今的热闹。那时苏瑶抱着刚满五岁的李悦,坐在漏风的帐篷里,轻声安慰着哭着要找奶奶的孩子;而他则在帐篷外,望着漆黑的草原,心里满是忐忑:自己这个“兵王”,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,给家人一个安稳的未来吗?

    nbsp“在想什么呢?”苏瑶在他身边坐下,递给他一块手帕。她今天穿了件浅蓝色的棉布衬衫,袖口挽到小臂,露出纤细却结实的手腕——这十年里,她从一个在都市里养尊处优的医生,变成了能扛着药相走几十里山路、能在田里跟村民一起种麦的“苏大夫”,手上多了不少茧子,却更有力量了。

    nbsp李渊接过手帕,擦了擦额角的汗,笑着摇头:“在想十年前,你第一次给部落的孩子看病,紧张得手都抖了,结果人家孩子还反过来安慰你,说‘阿姨别怕,我不疼。”

    nbsp苏瑶脸颊微红,轻轻捶了他一下:“都多少年的事了,还提!那时候谁知道非洲的孩子这么坚强,摔破了膝盖,抹点草药就蹦蹦跳跳的。”她顿了顿,目光望向远方的草原,“不过也多亏了这些孩子,我才知道,咱们来这里做的事,是真的有意义。”

    nbsp正说着,部落的方向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呼喊声。李渊和苏瑶对视一眼,立刻站起身,朝着声音的方向跑去。只见几个桑布鲁族的汉子抬着一个受伤的青年,慌慌张张地朝着他们的临时医疗点跑去,青年的腿上缠着血淋淋的布条,脸色苍白如纸。

    nbsp“怎么回事?”苏瑶立刻拿出随身携带的急救包,一边让汉子们把青年放在草席上,一边快速检查伤口。

    nbsp“是鬣狗!”一个汉子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道,“他去草原深处找丢失的牛,遇到了鬣狗群,被咬伤了腿!”

    nbsp苏瑶的心一沉——鬣狗的牙齿带着剧毒,若是不及时处理,伤口很容易感染,甚至会危及生命。她抬头对李阳说:“阳阳,快去把医疗点的消毒水和抗生素拿来,再烧一壶开水!悦悦,你去叫部落的女人们来帮忙,准备干净的布条!”

    nbsp李阳和李悦立刻行动起来。李渊则守在苏瑶身边,帮她按住青年的腿,防止他因为疼痛挣扎。青年疼得浑身发抖,却咬着牙不肯出声,只是紧紧攥着拳头,眼底满是倔强。

    nbsp“别怕,很快就好。”苏瑶轻声安慰着,用剪刀剪开青年腿上的布条。伤口很深,血肉模糊,还能看到几道清晰的齿痕。她深吸一口气,用消毒水仔细清洗伤口,动作麻利而轻柔——这十年里,她处理过无数这样的伤口,从最初的慌乱,到如今的镇定,每一次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。

    nbsp李渊看着苏瑶专注的侧脸,心中满是心疼。他还记得,当年苏瑶为了学习非洲常见的传染病防治知识,熬夜看了多少本专业书籍;为了给偏远部落的百姓看病,她多少次顶着烈日、冒着暴雨,走在崎岖的山路上。这个曾经连蟑螂都怕的女人,如今已经成了部落百姓口中最信赖的“苏大夫”。

    nbsp“好了,伤口已经处理好了,接下来要每天换药,不能沾水,也不能走动太多。”苏瑶用干净的布条把青年的腿包扎好,又给他喂了一片抗生素,“我再给你开一副草药,煮水喝,能帮助伤口愈合。”

    nbsp青年感激地看着苏瑶,用桑布鲁语说了一句“谢谢”。老酋长走过来,拍了拍青年的肩膀,又对苏瑶说:“苏大夫,真是太谢谢你了。如果不是你,他这条腿可能就保不住了。”

    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
    nbsp苏瑶笑着摇头:“不用谢,这是我应该做的。以后让部落的人去草原深处,一定要多带几个人,注意安全。”

    nbsp处理完伤口,太阳已经升到了头顶。苏瑶收拾好医疗包,准备跟李渊一起回临时住处做饭,却见李悦跑了过来,手里拿着一张画纸:“爹,娘,你们看!这是孩子们画的‘未来的部落,他们说要把学堂建得像画里一样,还要种好多梧桐树!”

    nbsp李渊和苏瑶接过画纸,只见纸上画着一座漂亮的学堂,屋顶是茅草做的,墙壁是白色的,学堂后面种着几棵高大的梧桐树,树下有孩子们在看书、玩耍,远处还有一片金黄色的麦田,麦田里有几个大人在劳作——正是他们一家人的样子。

    nbsp“画得真好。”李渊摸了摸李悦的头,眼中满是欣慰,“等学堂建好了,咱们就把这张画挂在学堂的墙上,让大家都看看孩子们的心愿。”

    nbsp李悦用力点头,小脸上满是兴奋:“好!我还要教孩子们画长城,画黄河,让他们知道咱们华夏有多么美丽!”

    nbsp一家人说说笑笑地回到临时住处。这是一间用红土夯筑的小屋,虽然简陋,却收拾得干干净净。屋里的桌子上摆着一个小小的相框,里面是他们一家人在华夏老家的合影——照片里,李阳和李悦还是小小的孩子,李渊穿着军装,苏瑶穿着白大褂,一家人笑得格外开心。

    nbsp苏瑶系上围裙,走进简易的厨房,开始准备午饭。李渊则坐在屋门口的小板凳上,拿出地图,仔细研究着“中埃2号”项目的下一步计划。李阳和李悦则在屋外的空地上,帮着部落的孩子们制作简易的玩具——用树枝做的小木马,用布条做的小玩偶,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。

    nbsp午饭很简单,一碗番茄炒蛋,一碗炒青菜,还有一锅香喷喷的米饭。虽然没有山珍海味,却是一家人最熟悉的味道。苏瑶给每个人盛了一碗饭,笑着说:“今天的番茄是部落的大婶送的,特别甜,你们多吃点。”

    nbsp李阳拿起筷子,夹了一块番茄放进嘴里,点了点头:“嗯,真甜!比咱们老家的番茄还甜!”

    nbsp李悦则夹了一口青菜,对苏瑶说:“娘,你做的菜真好吃,比学堂里的阿姨做的还好吃!”

    nbsp李渊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的样子,又看了看身边温柔的苏瑶,心中满是幸福。他知道,自己这辈子最正确的决定,就是带着家人来到非洲,虽然这里条件艰苦,却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和满足。

    nbsp吃过午饭,李渊和李阳继续去田里干活,苏瑶则带着李悦去部落的医疗点坐诊。医疗点就在临时住处旁边,是一间小小的红土屋,里面摆放着几张简易的病床和一些常用的药品。部落的百姓们听说苏瑶坐诊,都纷纷赶来,有的是来看病的,有的是来送些自家种的蔬菜和水果的。

    nbsp一个抱着孩子的妇人走了进来,孩子发着高烧,小脸通红。苏瑶连忙给孩子量了体温,又仔细检查了一下,说道:“孩子是感冒了,有点炎症,我给你开点退烧药和消炎药,按时吃,过几天就好了。”她一边说,一边给妇人写了用药说明,还特意用桑布鲁语标注了用法用量。

    nbsp妇人感激地接过药品和说明,对苏瑶说:“苏大夫,真是太谢谢你了。你就像我们的亲人一样,总是这么关心我们。”

    nbsp苏瑶笑着说:“不用

第1702章 草原风劲燃薪火,患难与共情更浓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