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19章 跨洋牵念续温情,薪火相传启新程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场的热闹景象。
nbsp“李工!设备太先进了!”穆罕默德激动地说,“我们马上就能开新能源汽修班了,以后一定能培养出更多技术人才,不辜负你们的期望!”
nbsp李渊看着屏幕里欢呼的人群,心里满是欣慰:“穆罕默德,这些设备只是开始,以后我们还会派技术专家来给你们培训,还会邀请你们去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厂参观学习。只要我们一起努力,一定能让非洲的技术发展越来越好。”
nbsp接下来的日子里,“中非技术结对”计划顺利推进。国内职业学校的学生和中埃学校的学生通过视频连线,分享学习笔记、讨论技术难题,还一起完成了“草原太阳能充电桩设计”“适用于非洲路况的新能源汽车改装”等项目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李阳和马哈茂德结成了对子,两人经常视频讨论汽车维修技术。马哈茂德遇到难题时,李阳会找国内的老师请教,再把解决方案告诉马哈茂德;李阳做技术项目时,马哈茂德会分享非洲的路况和气候特点,帮助李阳优化设计方案。
nbsp李悦和阿米娜则通过书信交流,她们互相寄自己画的画、写的故事,李悦还教阿米娜用中文写日记,阿米娜则教李悦说阿拉伯语的诗歌。每次收到对方的信,两个孩子都会兴奋地和家人分享,让这份友谊在文字中慢慢发酵。
nbsp苏瑶也没闲着,她组织国内职业学校的教师和中埃学校的教师开展线上教研活动,一起编写教材、设计课程。她还把中埃学校的教学案例整理成册,在国内的教育期刊上发表,让更多人了解中非职业教育合作的成果。
nbsp这天,李渊接到一个来自非洲的电话,是埃及汽车制造厂的总工程师阿卜杜勒打来的。“李工,告诉您一个好消息!我们和中国公司合作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厂建成了,下周就要投产了!这多亏了你们提供的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,现在我们厂里有一半的技术骨干都是中埃学校的毕业生!”
nbsp李渊听着电话里的好消息,心里满是自豪:“阿卜杜勒,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。以后我们还要深化合作,不仅要生产零部件,还要一起研发适用于非洲市场的新能源汽车,让中非合作的成果惠及更多非洲人民。”
nbsp挂了电话,李渊走到窗边,看着楼下穿梭的车流,心里忽然想起第一次去非洲时的情景。那时的他,只是抱着完成工作任务的想法,却没想到,这段旅程会成为他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,会让他见证一份跨越国界的友谊如何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
nbsp晚上,一家人坐在客厅里,翻看从非洲寄来的照片。照片上,中埃学校的新能源实训车间里,学生们正在操作新设备;操场上,孩子们在篮球架下欢笑;草原上,哈桑大叔和村民们正在安装太阳能充电桩,小羊羔在旁边悠闲地吃草。
nbsp“爸爸,我们什么时候能再去非洲啊?”李悦指着照片上的阿米娜,眼里满是期待,“我想和阿米娜一起去小河里放纸船,一起看草原上的星星。”
nbsp李渊抱着女儿,笑着说:“等暑假,我们就去非洲。到时候,我们要去看看新建的零部件厂,要和穆罕默德老师一起给学生们上实训课,还要和哈桑大叔一起在草原上烤羊腿,好不好?”
nbsp李阳也兴奋地说:“我还要和马哈茂德一起改装新能源汽车,让它能在草原上跑得更快、更稳!”
nbsp苏瑶看着一家人期待的眼神,轻声说:“无论我们去不去非洲,这份情谊都永远在我们心里。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线,把我们和非洲的朋友紧紧连在一起,让我们在不同的地方,为同一个目标努力——让中非友谊更深厚,让大家的生活更美好。”
nbsp夜风吹过,带着春日的花香,仿佛又闻到了非洲草原上金合欢的甜香。李渊知道,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,这份薪火相传的责任,会一直指引着他们前行。未来,会有更多的“李渊”“苏瑶”走进非洲,会有更多的“穆罕默德”“阿米娜”来到中国,中非两国人民会在合作中共同成长,在友谊中共同进步,一起谱写更加美好的未来华章。
nbsp而那些留在时光里的记忆——草原上的晨雾、实训车间的灯光、孩子们的笑声、村民们的笑容,会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,永远照亮他们的人生,也照亮中非友谊的漫长征途。
喜欢。
第1719章 跨洋牵念续温情,薪火相传启新程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