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兵王归回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735章 山海织锦绣,初心照未来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nbsp:山海织锦绣,初心照未来

    nbsp非洲坦桑尼亚的旱季尾声,一场淅淅沥沥的雨终于落下,滋润着阿鲁沙农业示范基地里刚播种的燕麦田。李渊站在田埂上,手里握着一把老旧的锄头——这是他刚到非洲时买的,木柄上早已磨出深深的包浆,却依旧结实耐用。他弯腰拂去燕麦苗上的泥土,雨水打湿了他的鬓角,露出里面藏着的银丝,却丝毫掩不住他眼里的神采。

    nbsp“爸,雨下大了,先回屋吧!”苏瑶撑着伞走过来,把伞倾向他那边,另一只手递过一条干毛巾,“刚才国内来电话,说咱们基地的‘中非农业合作模式要在全国推广,还邀请咱们下个月回去做经验分享。”

    nbsp李渊接过毛巾擦了擦脸上的雨水,笑着摇头:“不急,等我看看这燕麦苗的长势。你还记得十年前咱们种第一茬燕麦吗?那时候技术不成熟,种子也不适应气候,最后几乎绝收。现在好了,有了李阳和陈曦培育的新品种,还有滴灌系统,再也不用怕旱涝了。”

    nbsp苏瑶看着他专注的侧脸,眼里满是温柔。三十年了,从当年那个刚退役、带着一腔热血来到非洲的“兵王”,到如今扎根这片土地、成为中非合作的见证者和实践者,李渊的身上始终带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,这份韧劲,也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。

    nbsp不远处,李阳和陈曦正带着几个当地技术员调试新引进的“智慧农业监测系统”。屏幕上实时显示着土壤湿度、温度、光照等数据,陈曦指着屏幕上的曲线,耐心地讲解:“大家看,当土壤湿度低于这个数值时,滴灌系统会自动开启;温度过高时,遮阳网也会自动放下,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减少人力,还能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。”

    nbsp技术员哈桑听得认真,不时点头记录。五年前,他还是基地培训中心的一名学员,如今已经成长为坦桑尼亚农业部门的技术骨干,负责周边十几个村子的农业技术指导。“李阳先生,陈小姐,有了这个系统,我们再也不用每天跑到田里查看了,太方便了!”哈桑兴奋地说,眼里满是对新技术的向往。

    nbsp李阳拍了拍他的肩膀,笑着说:“这只是开始,以后我们还会引进更多智慧农业技术,比如无人机播种、大数据病虫害预警,让非洲的农业也能实现现代化。”

    nbsp陈曦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给哈桑:“这是我们和国内农业大学合作编写的《智慧农业操作手册》,里面有详细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,你可以分给其他技术员,大家一起学习。”

    nbsp哈桑接过手册,如获至宝,紧紧抱在怀里:“太感谢你们了!我一定会好好学习,把这些技术教给更多的人,让大家都能受益。”

    nbsp与此同时,苏瑶的“中非友好诊所”里也一片忙碌。李悦带着几名来自中国的医学生,正在给村民们做免费体检。苏瑶则在一旁指导当地护士玛莎给一位老人测量血压,耐心地讲解:“血压计的袖带要缠在肘窝上两厘米处,松紧度以能插入一指为宜,测量时要让老人保持安静,这样数据才准确。”

    nbsp玛莎认真地听着,按照苏瑶的指导重新测量,脸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:“苏医生,我之前一直没掌握好松紧度,难怪测量的数据总是不准,谢谢您!”

    nbsp苏瑶笑着摇头:“不用谢,咱们慢慢来,多练习几次就熟练了。以后诊所就交给你们了,你们要好好照顾村民们的健康。”

    nbsp这些年,苏瑶不仅培养了二十多名当地医护人员,还和国内的医院合作,建立了“远程医疗会诊系统”,让非洲的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中国专家的诊疗服务。去年,她还推动成立了“中非健康科普中心”,定期组织健康讲座,教村民们预防疾病、健康生活的知识。

    nbsp傍晚时分,雨渐渐停了,天边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。李阳和陈曦带着儿子李小远,苏瑶和李悦带着医学生们,一起在基地的院子里准备晚餐。李小远今年十六岁了,已经长成了一个挺拔的少年,他熟练地帮着爸爸生火,还不忘给妈妈递调料,嘴里哼着最近刚学的中国民歌《茉莉花》。

    nbsp“小远,下个月咱们一起回中国,你不是一直想去看看长城和故宫吗?”李阳一边翻炒着锅里的菜,一边说。

    nbsp李小远眼睛一亮,兴奋地说:“真的吗?太好了!我还要去中国的农业大学看看,听说那里有很多先进的农业实验室,我想好好学习,以后把更多的技术带回非洲。”

    nbsp陈曦摸了摸他的头,笑着说:“好啊,只要你努力,以后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农业科学家,为中非农业合作做贡献。”

    nbsp晚餐桌上,大家围坐在一起,品尝着自己做的饭菜,聊着各自的工作和计划。医学生们兴奋地分享着在诊所的收获,说以后也要像苏瑶一样,来非洲做医疗帮扶;当地技术员们则讲述着如何用学到的技术帮助村民们提高产量,脸上满是自豪。

    nbsp“对了,下个月咱们回中国,还可以顺便参加李悦的婚礼。”苏瑶突然想起什么,笑着说。

    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

    nbsp李悦的脸瞬间红了,嗔怪地看了妈妈一眼:“妈,您怎么突然说这个。”

    nbsp大家都笑了起来,李阳打趣道:“悦悦,你和小张都谈恋爱五年了,也该结婚了,我们还等着喝你们的喜酒呢!”

    nbsp李悦的未婚夫张远是一名中文教师,三年前来到非洲支教,和李悦在一次中非文化交流活动中相识,两人因为共同的理想和追求走到了一起。张远一直很支持李悦的工作,还主动提出婚后一起留在非洲,继续推动中非文化交流。

    nbsp“我和张远打算婚后在基地旁边建一个‘中非文化驿站,”李悦红着脸说,“里面可以展示中国和非洲的传统文化,比如中国的书法、剪纸,非洲的木雕、绘画,还可以定期组织文化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中非文化,增进彼此的友谊。”

    nbsp李渊听了,眼里满是欣慰:“好啊!文化交流

第1735章 山海织锦绣,初心照未来[1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