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穿越成袁家嫡子,开局买下太守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45章 主公,我有一计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领大军进入长安城,那此事也就作罢。”

    “不过粮草不足,是实实在在的问题,在没解决粮草的前提,大军不可能出兵南下。”

    贾诩斩钉截铁的说道,态度非常坚决。

    他的态度,便代表了袁凡的态度。

    也是知道这个道理,听完贾诩的话,王盖满目不可置信,手脚冰凉而不自知。

    不过王盖还是看向了袁凡,事关重大,但有一丝可能,王盖也不想放过。

    袁凡看着王盖被贾诩这老狐狸忽悠得一怔一愣的,眉毛暗暗挑了挑,随后叹了口气,劝慰道,

    “大舅哥也无须着急。”

    “我已在奏折中言明了此中要害,按照时间算算,我麾下的驿卒现在应该已经将奏折面呈给了陛下。”

    “若是朝廷那边能够将粮草,在入冬前送达此处,南下攻打的函谷关一事,还是有机会的。”

    说是这样说,可袁凡心中无比清楚。

    朝廷能给他拨粮草,那就有鬼了。

    长安那边,历经董卓之乱,后又出兵攻打函谷关,不说朝廷还有没有粮草,便是有多余的粮草,王允也不会舍得给他。

    终归王允不会信任他。

    袁凡也没想着朝廷给他粮草,这么做,无非是堵住他们的嘴,免得他们以天子之令号令他。

    反正他营中粮草不足,无法出兵南下,不给粮草那就甭想让他出兵。

    而且,他营寨中确实是没有粮草了,这一点做不了假。

    他与贾诩早就规划好了,大军的粮仓设在洛阳城内,也不用担心后续会出现断粮的情况。

    所谓最危险的地方,就是最安全的,洛阳被董卓一把火化成了废墟,虽然经过了他和孙坚等诸侯所部的修缮,但仍旧不适应长期居住了。

    洛阳为大汉旧都,这种时候,其他诸侯视其为烫手山芋也不为过,谁会想着将洛阳据守,所以将粮仓设在洛阳城内,这是他和贾诩深思熟虑后的决定。

    当得无虞。

    王盖对于袁凡的话,并没有产生质疑。

    一月之前,他才从长安不出来不久,那时候袁凡就让人向朝廷禀告了军中缺粮一事,亦表明了粮草充沛,则可出兵南下攻打函谷关的意思。

    这么一想,那贾诩刚刚所言,绝不会是为了推脱他的提议,而找的借口。

    毕竟,袁凡总不可能提前料到,他会带着诏令前来。

    而恰恰,事情的真相就是这样。

    这一切无非是袁凡他们计划好的。

    而这便要归功于李进忠,和李进忠手中的那支情报组织。

    当年,袁凡离开洛阳时,嘱咐李进忠组建一支专职于情报收集和传递的情报组织。

    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,也算是初见成效了。

    这次袁凡和贾诩所谋划的一切,当中或多或少就夹杂着这一支组织的身影。

    他们也许是城中小贩,商户,流民,小吏,朝廷官员等等,这一支情报组织,人员有多庞大,涉及有多广泛,或许只有李进忠才真正清楚。

    李进忠手底下的这一支人,亦成为了袁凡掌控司隶局势的关键。

    即使在朝中,王允有意削弱李进忠的权势,但他们怎么不可能想得到,居于幕后,看似人畜无害的李进忠,所掌握的政治资源,早已能够左右或者说,主导王允在部分事宜上的决定。

    而王允和王盖父子两,到现在亦没察觉出异样。

    “这该如何是好!”

    良久,王盖接受了现实,叹声一句,神情并没有因为袁凡的劝解而好转。

    他也知道,国库已经空虚,不可能再负担得起袁凡这一支大军的粮草,让朝廷补给粮草,根本就无望。

    “子安,我也不瞒你了,依照朝廷现在的情况,朝廷怕是很大可能不会给粮。”

    “不......不知道还有没有其他办法,解决函谷关的问题?”

    袁凡心中早有预料,面露难色道,

    “这......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眼下粮草不能保证,根本出兵不了......”

    此话一出,场面瞬间陷入了沉默。

    寒风吹过堂中,似此时王盖内中心情,拔凉拔凉的。

    便在这时,贾诩忽的出声道,

    “主公,我有一计,可解粮草之急,同时可破函谷关之困境。”

第145章 主公,我有一计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