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8章 稚心连两国 硕果映家声[2/2页]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163小说]https://m.163xiaoshuo.net最快更新!无广告!
交织在一起,像一首温暖的交响曲。一个名叫萨米的小男孩,拿着自己画的“中埃麦田”送给李阳,画上有黄皮肤和黑皮肤的孩子手牵着手,在麦田里奔跑。“我长大了也要种小麦,像李阳哥哥一样,帮大家丰收。”萨米用阿拉伯语说,阿卜杜在一旁翻译给李阳听。
nbsp李阳蹲下身,摸了摸萨米的头,把一个装着“中埃1号”小麦粒的小瓶子送给她:“这是希望的种子,你要好好保管,等你长大了,我们一起种出更棒的小麦。”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
nbsp夕阳西下时,他们才离开小学。路上,李悦拉着苏瑶的手,轻声说:“妈妈,埃及的小朋友真好,我以后还要来,给他们带更多中国的礼物,教他们更多中国的东西。”
nbsp苏瑶笑着点头:“好啊,以后每年暑假,我们都可以来,看着这些小麦长大,看着这些孩子长大。”
nbsp回到园区,李渊正在办公室整理采收计划。看到他们回来,他笑着说:“刚接到国内的电话,‘中埃1号的种植技术已经被纳入国家农业对外合作重点项目,下个月要在国内举办推广会,邀请非洲各国的农业专家参加。”
nbsp“太好了!”李阳兴奋地说,“爸爸,到时候我可以去推广会当志愿者吗?我可以给专家们讲我在埃及的经历,讲‘中埃1号的故事。”
nbsp李渊点点头:“当然可以,这也是你的故事,你有权利把它讲给更多人听。”
nbsp夜幕降临,园区的灯光次第亮起。李阳和阿卜杜坐在院子里,用乐高拼着“中埃合作麦田”模型;李悦则和阿米娜妈妈坐在廊下,一边绣玩偶一边聊天;李渊和苏瑶并肩站在落地窗前,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,心中满是幸福。
nbsp“还记得刚到埃及的时候,我总担心适应不了这里的生活,担心孩子们会怪我们没时间陪他们。”苏瑶轻声说,“现在看来,我们不仅在这里扎了根,还收获了这么多的情谊,孩子们也比我们想象中更懂事。”
nbsp李渊握住她的手,掌心的温度传递着坚定的力量:“这就是生活最好的样子,有热爱的事业,有牵挂的家人,有温暖的朋友。我们在埃及种出的不仅是小麦,更是属于我们一家人的幸福,属于中埃两国的友谊。”
nbsp远处的尼罗河在夜色中泛着微光,试验田的小麦在晚风中轻轻摇曳,像在诉说着丰收的喜悦,也像在守护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。李阳和阿卜杜的笑声从院子里传来,李悦和阿米娜妈妈的谈话声也渐渐清晰。李渊知道,这个暑假会成为他们一家人最珍贵的回忆,而“中埃1号”的故事,也会在孩子们的心中种下希望的种子,在未来的日子里,长成参天大树,结出更多象征友谊与丰收的硕果。
nbsp几天后,“中埃1号”小麦迎来了正式采收。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,金黄的小麦被源源不断地收割下来,农户们围着收割机,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。李阳和阿卜杜跟着技术员一起,记录着采收数据;李悦则拿着相机,拍下这热闹的场景,说要把照片带回中国,给同学们看埃及的丰收景象。
nbsp采收仪式上,埃及农业部的哈米德博士亲自来到现场,他握着李渊和苏瑶的手,激动地说:“‘中埃1号不仅解决了埃及的粮食问题,更拉近了中埃两国人民的距离。你们是埃及人民的好朋友,是中埃友谊的守护者。”
nbsp李渊看着眼前丰收的景象,看着身边的家人和朋友,心中满是感慨。他想起自己当年从部队转业时的决心,想起苏瑶陪他一起在沙漠里种下第一株小麦的坚持,想起孩子们对这份事业的支持与热爱。所有的付出,都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回报。
nbsp仪式结束后,李阳拉着李渊的手,轻声说:“爸爸,我以后也要学农业技术,像你一样,去更多的国家,种出更好的粮食,让更多的人过上好日子。”
nbsp李渊摸了摸儿子的头,眼中满是欣慰:“好,爸爸等着那一天。只要你有这份心,有这份坚持,就一定能做到。”
nbsp夕阳把所有人的影子拉得很长,像一条条紧紧相连的线,连接着中国和埃及,连接着过去与未来,连接着初心与使命。李渊知道,“中埃1号”的故事还远没有结束,在未来的日子里,会有更多的人接过他们手中的“种子”,在非洲大陆上播种希望,让中埃友谊的果实,温暖更多人的心田,让这份跨越国界的爱与坚守,永远传承下去。
喜欢。
第1698章 稚心连两国 硕果映家声[2/2页]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